足球报道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十周年,三代剑客的共同成长记忆
剑道上光影交错,金属碰撞声与脚步声交织,十年来,这些声音汇聚成了一曲中国民间击剑运动的壮丽交响。
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的海风轻拂过临时搭建的44条剑道,2023年“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”正在这里举行,来自全国近200个俱乐部的3000多名选手同时交锋,创造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击剑盛宴。
这项赛事已经走进了第十个年头,从最初只有几百人参与的赛事,发展成为如今覆盖全国、影响数万人的大型体育联赛。
01 赛事升级,民间击剑运动迎来黄金十年
2014年,首届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悄然起步,那一年,全国只有不到100家击剑俱乐部,能够组织起来的比赛规模有限。
“最初我们只有不到500名选手参赛,剑道只有10条。”联赛创始人之一张军回忆道,“很多家长甚至不知道击剑是什么运动。”
十年间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已经举办了超过50场分站赛和总决赛,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,参赛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增长到如今年均超过2万人。
2023年,联赛推出了全新的赛事体系,包括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17+等多个年龄组别,设置了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真正实现了全年龄段、全剑种覆盖。
02 三代剑客,联赛平台上的人生轨迹交汇
十二岁的李梦琪在海口站的女子花剑U12组别中夺得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,她从六岁开始接触击剑,已经参加了四年俱乐部联赛。
“我喜欢击剑服,穿上它我感觉自己像个英雄。”李梦琪赛后兴奋地说,她的笑容掩盖了刚才在剑道上的凌厉攻势。
十二岁的李梦琪在海口站的女子花剑U12组别中夺得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,她从六岁开始接触击剑,已经参加了四年俱乐部联赛。
大学生剑手王浩然代表着联赛培养的另一代击剑人,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击剑教练,带领着自己的小队员参加比赛。
“联赛看着我从小孩变成大人,现在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参赛,这种传承很奇妙。”王浩然说他在联赛中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,击剑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四十五岁的张建平则参加了成人组比赛,作为一名企业高管,他在六年前因为孩子的缘故接触击剑,如今父子二人经常一同参赛。
“这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。”张建平说,击剑让他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,这种能力也帮助他在商场上取得成功。
03 联盟崛起,击剑俱乐部成为体育产业新力量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的十年,也是中国击剑俱乐部发展的黄金十年。
北京万国击剑俱乐部是最早参与联赛的俱乐部之一,其创始人王钰回忆起俱乐部与联赛共同成长的经历:“十年前我们只有一个小训练馆,几十个学员,现在我们在全国有多个分馆,学员超过三千人。”
这类成功故事并非个例,上海锋锐击剑俱乐部、广州威锐击剑俱乐部等一批击剑培训机构随着联赛的发展迅速壮大,形成了全国性的击剑培训网络。
联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击剑装备从完全依赖进口到现在有了国产知名品牌,价格变得更加亲民,让更多人能够接触这项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的运动。
04 科技赋能,智慧击剑提升赛事体验
十周年赛事的一大亮点是科技元素的全面融入,联赛采用了全新的电子裁判系统和实时比分传输技术,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比赛结果和赛程。
“我们开发了专门的赛事管理系统,从报名、分组到成绩统计全部实现数字化。”联赛技术总监刘晓明介绍说,“这不仅提高了效率,还大大增强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。”
在比赛现场,一些剑道旁设置了即时回放系统,教练和运动员可以马上查看刚才的比赛片段,进行技术分析,5G技术的应用使得比赛直播更加流畅,让无法到场的家长和击剑爱好者能够远程观赛。
05 城市名片,联赛带来的综合效益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,更成为了城市营销的有效平台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城市争相申办联赛分站赛,看中了赛事带来的综合效益。
“一场分站赛能够吸引数千名选手和他们的家人,持续三天比赛,对当地餐饮、住宿和旅游的拉动是立竿见影的。”联赛运营负责人杨帆表示。
更重要的是,联赛促进了击剑文化在全国各地的传播,在许多城市,击剑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击剑引入校园体育课程。
06 未来展望,中国击剑的新起点
站在十周年的节点上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已经开始规划下一个十年,联赛组委会宣布,2024年将推出国际邀请赛,邀请亚洲乃至全球的年轻击剑选手前来交流比赛。
“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更加开放、多元的平台,不仅服务中国击剑爱好者,还要成为国际击剑交流的桥梁。”联赛主席李军表示。
下一个十年,联赛还计划深入更多二三线城市,进一步降低参与门槛,让更多孩子能够接触和喜爱击剑运动,将加强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体系,提高整体竞技水平。
阳光洒在海口的剑道上,小剑手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,看台上坐满了家长,他们的目光紧随场上移动的白色身影,时而欢呼,时而叹息。
十年间,这些画面在不断重复,又不断更新,剑道还是那条剑道,但上面站着的面孔一直在变,有的从小孩长成了青年,有的从选手变成了教练,有的从观众变成了参与者。
金属碰撞声再次响起,又一场比赛开始了,这条十年之路,没有终点,只有下一个起点。